连日来,在全县各地各单位,有这样一股新风正在各级机关党员干部中兴起:工作在状态,干部创业的精气神提起来了,主动谋事、干事的劲头十足;工作善反思,每天都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群众是否满意,工作效果是否明显?这是我县开展“突围九问”活动涌现出来的一种新气象。
今年以来,一场以“转变作风、思想破冰、提能增效、助推发展”为主题的“突围九问”活动在全县上下铺开。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各级各地分层分类,全方位开展“扪心之问”、“灵魂之问”。
“问”出了病症病根
“我在工作中存在思想懈怠、进取意识减退的情况”;“在日常分工时,存在拈轻怕重、安于现状的现象”;“面对复杂工作局面,时常措手不及、办法不多,有本领恐慌”......
在”突围九问“活动中,各级党员干部以“自照镜子”“红脸出汗”“刮骨疗毒”的方式,扎实开展“突围九问”谈心谈话工作,真正做到问实、问透。为了保证活动效果,县委高度重视,以上率下,县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与县委常委、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逐一进行深入谈心谈话,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分别与领导班子成员逐一进行谈心谈话。县级领导的示范带动,为全县“突围九问”谈心谈话工作树立了样本和典范。
以上率下示范,周密部署促谈。为确保“突围九问”谈心谈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我县印发《“突围九问”谈话提纲》,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完成谈话工作,要求直面问题,严谨避重就轻,不允许留空白。确保做到人人座谈,人人参与,人人交流,人人回答,人人形成正式文字档案,汇总备存。同时,县纪委监委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严禁图形式、走过场,谈话内容见人见事。要求谈话直奔主题,相互开展批评帮助,真正把问题谈透、把思想谈通、把职责谈明、把思路谈清,把心结解开、把疙瘩去掉。
“突围九问”,问出不足,问出短板、问出病根。通过“突围九问”谈心谈话活动,全县112个单位开展谈心谈话6000多人次。通过谈心谈话梳理个性问题、共性问题近900个。
“问”出了发展良方
“对照突围九问内容我自查的问题是,城区橡胶坝打捞河道垃圾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不够。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尽快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安全防范知识培训,以筑牢安全防线。”当谈到突围九问中查找出来的问题,县河道管理局负责人开门见山,态度坚决。
问出病根,还需开出良方,祛病除疾。在这次“突围九问”活动中,全县各级各地将谈心谈话活动与岗位实际、竹溪县情相结合,与党史学习教育、“弘扬工匠精神 岗位大练兵”、乡村振兴、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相结合,不仅疏集了一大批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大批部门、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还能以下看上提出影响和制约我县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较好的意见建议,特别是对党员干部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建议800余条,对竹溪未来发展的建议600余条。
“对‘突围九问’活动中收集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积极吸收运用;对提出的制约和影响我县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要组织进一步调查研究,切实加以改进。”我县负责“突围九问”活动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问”出了良实作风
5日至6日是3月份的第一个周末。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县社区和农村疫情防控专班的党员干部却异常繁忙,鉴于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呈现多点、多地、多源、多链条散发的严峻态势,分析研判、严防排查、督办落实......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在各乡镇田间地头,县乡村党员干部、农业技术人员的身影随处可见,抢抓农时,抢抓季节,督办春耕春种、解决春播难题,干部一直在一线。
紧锣密鼓加油干,双休不休抓落实。干部作风大转变,得益于“突围九问”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
有没有抢前争先的决心?有没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有没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有没有落实不力的现象?有没有扶正祛邪的勇气?有没有能力不足的危机?有没有换位思考的自觉?有没有甘于奉献的精神?有没有开创新局的良策?“突围九问”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我有争先进位的决心!我有干事创业的劲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一声声响亮的回答,一句句坚定的誓言,是各级党员干部庄严的承诺。
“突围九问”,问出了作风大转变,问出了作风新气象。各地各部门以“突围九问”活动为载体,推行“一线工作法”,把“突围九问”与谋划新一年工作、实现“开局企稳、复原打平、再续精彩”相结合,与推动“经济倍增、跨越发展”、推进一季度“开门红”相结合,与持续深化“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活动相结合,统筹兼顾,一体推进,一体落实,秉承“马上办、抓紧办、务实干”“善谋事、肯干事、能成事”的工作作风,汇聚起建设全省山区“乡村振兴先行区、绿色崛起示范县”,实现“经济倍增、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