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发展和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连日来,县审计局主动发挥省级文明单位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大手拉小手”城乡文明“结对共建”,与水坪向家汇和鄂坪乡大河湾、张湾、罗垭等村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对共建”关系,采取多项共建措施,助推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建设。
建立文明实践组织。认真研究部署,制定结对共建实施方案,明确共建目标、共建任务、共建方法步骤等,形成主要领导主要抓、分管领导统筹抓、中层干部带头抓、干部职工人人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对共建”工作格局,积极发挥牵头作用,督促驻村工作队和指导村“两委”履行主体责任,落实好共建工作任务。同时,安排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干部作为专员,协助实践站建立组织体系,完善软硬件建设,确保实践站达到“六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工作经费、有活动项目)。
拓展文明实践阵地。加强与乡镇党委、村“两委”的沟通对接,摸清现有资源和基础,帮助厘清建设思路、明确建设方向。充分利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体广场、宣传橱窗等现有阵地,积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红色书屋、理论学习讲堂、未成年人室、调解室、日间照料中心等实践阵地,不断完善提升实践阵地软硬件条件,将其建成学习传播科学理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弘扬时代新风、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大舞台。
共建文明实践队伍。根据村民需求和实际需要,指导实践站吸纳当地居民加入,组建理论政策宣讲、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移风易俗等至少3类志愿服务队伍,充实结对村志愿服务力量;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制度、注册登记制度、志愿者培训制度、志愿服务激励等机制,配备旗帜、马甲、小红帽、垃圾钳等统一的志愿服务工具服装,进一步规范结对村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管理。
共办文明实践活动。指导共建村聚焦“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重点内容,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运用实践站学习贯彻、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采用群众“点单”和主动“送单”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云平台信息管理系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践行志愿者服务精神。(宋云云)
责任编辑:邹颖颖 竹溪新闻网编辑部:0719-2729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