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余俊丽 )“大旱少雨水如油,庄稼喊渴人心忧,干部送水下乡来,解开群众心头愁。”8月18日,天宝乡孔雀村村民范国林,在吃上村委会送来的生活用水后,用一首“打油诗”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5月以来,我县持续干旱少雨,全县平均降雨量280毫米左右,较历史同期偏少近四成,平均气温高于历史同期水平,高温突破极值。严重的干旱导致地表水位下降,部分溪河断流、干枯,全县15个乡镇、4个农林场均不同程度受旱情影响,部分二高山地区供水保障不足、农作物受损严重。毒日暴晒,遍地流火,炙烤着大地,更“烤验”着竹溪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意志和精神。
灾情就是命令
面对旱魔肆虐,竹溪县委县政府在积极应对输入性疫情的同时,及早部署、精心安排抗旱减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把旱情对人畜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8月6日,全县启动气象灾害(高温)三级应急响应,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通知》,启动《竹溪县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障应急预案》,组织召开全县防汛抗旱保供水推进会,对抗旱保供水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县委书记柯尊勇,县委副书记、县长许庆一靠前指挥,组织动员县级领导带头深入包联乡镇村,在灾情一线研究抗旱对策,指导各乡镇用好水库、塘堰、水井等设施,协调解决抗旱减灾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统筹各方面抗旱力量,督促各项抗旱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全县组建15个工作专班,分别由县级领导带队下沉驻点到联系战区指导抗旱救灾工作;18个战区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分别组织村干部、水厂负责人、管水员、村民代表等,因地制宜,有序进行抗旱、保水、救灾等工作;抽调140余名技术人员组建20多支抗旱工作专班,分片包联到乡镇、村组开展人畜饮水安全摸排,提供抗旱技术服务,察看粮食种植及干旱情况,提供抗旱保苗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旱情损失。
抗旱就是责任
旱情告急,抗旱救灾是考验党员干部的“试金石”,是检验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是否走深走实的尺子。
“从8月初以来,我们找了颜家街、东桥、洞沟河三个取水点,8名干部日夜坚守,特别是洞沟河取水点,牵600米电缆线、140米扬程把水抽到堰渠供应到水厂,保证了集镇万名群众生活用水”,蒋家堰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付宜国说起保供水过程,道出千辛万苦。
农业农村局全体党员干部迅速成立了1个抗旱工作督导组和15个技术小组,深入各乡镇开展防灾减灾督导指导。动员全县8家大型农机门店储备抗旱设备450台套,对现储备的14台大中型水泵及抽水管等抗旱设备进行检修,统筹调度运往抗旱一线。76名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抗旱技术服务300余人次。
在向坝乡,9个基层党组织和300多名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投身抗旱救灾第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不畏高温酷暑,积极深入村组、水道渠沟、田间地头指导、协助抗旱救灾工作,通过开放闸站、架设临时泵、引提外水、增补内水等方式,提高本地水源保有量,为这场抗旱救灾战役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在城关镇,峪沁水厂水窖缺水干涸,2100余户居民用水告急。县消防救援大队第一时间成立送水服务小分队,每天早上来回往返多次向该水厂运水供水,保障辖区居民生活用水不受影响。烈日下,消防救援人员皮肤晒得黝黑发亮,但他们为民送水的步伐不停,看着清澈干净的饮用水送到群众家中,村民们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哪里群众有需要,党员就冲向哪里;哪里旱情最严重,干部就奔赴哪里。一支支党员送水队、青年突击队、抗旱服务队穿梭在乡间田野,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特殊关头豁得出去,汇聚起战胜旱魔的强大力量。
守护美好家园
在抗旱救灾工作中,我县切实发挥群众自主能动性,开展好抗旱自救工作。各地群众不等不靠,献智献策,出资出力,利用现有农田水利设施设备和水利资源,购置抗旱物资,在抗旱自救工作中践行共同缔造理念。
新洲镇新发村、中梁子村缺水严重,村委会召集群众一起来商量解决办法,最终确定由村两委购买抗旱材料,村民自发出工,2天时间解决了近50户160余人饮水困难问题。
中峰镇刘家湾、乐园、寺沟三个村针对人畜饮水日益短缺的实际,发动群众对多年弃用的15口老井进行重新修整利用,各村分别与村民商量,达成一致意见:白天和夜晚分时段供水,细水长流保供应。
保水的同时,亦要做好保苗、保产。中峰镇乐园村国智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陈波自购一台洒水车,每天组织人员对300多亩茶叶幼苗进行喷灌作业,幼苗经受住了烈日考验,依然茁壮成长。
丰溪镇天然园高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黄皮椒、螺丝椒正值采收期,烈日灸烤,一天一个样,辣椒树叶开始发黄打卷,如不及时采收出售就会减产。该社及时组织村民进行采摘,到8月21日,合作社500多斤黄皮椒,200多斤螺丝椒全部摘完并卖给红光蔬菜批发市场,避免了灾害损失。
一手抓抗旱,一手抓减灾。在水坪镇黄龙村,村两委正组织群众播撒萝卜苗、白菜苗。各乡镇、村组也正在指导村民利用早晚时节,对土地进行平整、翻耕,为后期秋植秋种、补种补植打好提前量,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干群同心,合力攻坚。目前,通过开挖水源、拦河扎凼、塘库抽水、管道输送、人工浇灌等措施,抢修临时供水工程50余处,新修拦河坝1座,启用备用井窖354口,延伸引水管网10000余米,抽调消防车、洒水车2500余台次,为群众送水9000余吨,缓解了54个村8100户2.88万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益面积达2.5万多亩。
如今,旱情仍然在持续,不屈不挠的竹溪人民还在和旱魔鏖战,竭力打赢这场抗旱救灾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