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
连日来
竹溪各地抢抓农时
全力做好春耕生产工作
展现出一幅幅
生机勃勃的春耕农忙画卷
辛勤劳作的欢声笑语
让大地充满了希望
蒋家堰镇
远山含黛,雾锁春山。在飘石岩山脚下的蒋家堰镇猫子沟村田野上,一片片刚嫁接好的梨树整齐地排列着,在春风里露出崭新的笑容。
猫子沟村共201户793人,山场辽阔、群众居住分散,经济收入靠打工为主,群众增收门路少。近年来,县委老干部局驻村工作队针对村情,决定大力帮扶发展生态农业。依托本村致富能人李代春成立福猫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集体原有的600余亩茶园的基础上,采用茶果间作模式,套种梨树1000多株。2021年,千余株梨树开始挂果,当年产梨8000余斤,创收4万余元。2022年,在严重旱灾的影响下,梨园产梨1万余斤,收入近6万元。同时,合作社还在梨园开展林下养鸡,年底1000余只石门土鸡出笼创收10余万元。
“我们梨个大核小,含水率和糖份高,口感上佳,上市以来,颇受消费者喜爱,每逢开园时节,订单和联系采购的客户络绎不绝。”业主胡金立介绍,2023年,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描绘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我们还准备进一步扩大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为支持产业发展,该村计划把全村的闲置土地都流转出来用于发展丰水梨种植产业。为改进果子口感,扩大种植规模,增加产量,2月15日以来,合作社特意从丹江口市请来4名专业技术员为已培育的7000株梨树苗开展嫁接,一周后将全部嫁接完毕,两年后就可以下地栽种270余亩的面积。
在帮助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工作队进一步优化传统优势产业,计划近期对全村600多亩茶园开展全面管护和补苗,这样一来,村民在产业方面的务工收入将达到50万元以上,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
“下一步,要对现有产业提档升级,同时,紧紧围绕共同缔造‘五共’理念,通过群众会、院落会、小组会,加大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来。”县委老干部局主要负责人表示。(王琼)
泉溪镇
赶早春,抢农时。立春过后,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泉溪镇各村抢抓农时,如火如荼开展春耕备耕工作,按下春耕备耕“加速键”,一片片良田沃土焕发出勃勃生机。
走进泉溪镇塘坪村四组塘坊沟的高山土豆良种繁育基地,工人们驾驶着微耕机翻耕土地,农机“突突突”地在地里驶过,村民们在田间地头有条不紊整地、覆膜、打带、播种,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好不热闹。“今年村‘两委’将全力以赴推动全村商品洋芋种植规模突破500亩,同时腾出40亩土地,继续与华农大教授对接合作,培育高山土豆原种。”塘坪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说,“根据以往种植经验,结合泉溪气候条件,预计高山洋芋的生长期在5个月左右,现在洋芋种下地,大概7、8月份洋芋就可以上市了。”
同时,为了给老百姓提供技术保障,确保高产丰产,农技服务中心的“土专家”,也跟着农户忙了起来,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农机培训,通过讲政策、推良种、作示范、解难题,确保技术服务到位,紧抓春耕备耕工作落实,为新的一年农业生产夯实基础。近年来,泉溪镇紧紧围绕“两叶两芋一蔬菜”的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探索“华农大+村支部+村投+基地+农户”的模式,做大做优做强高山土豆、高山蔬菜等适宜高山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投资近千万元打造高山土豆良种繁育基地、温室蔬菜大棚产业园,结合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泉溪镇生产的高山有机农产品,绿色健康、口味鲜美,深受市场欢迎。(吴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