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好了,饮食习惯从如何吃饱转向如何吃得健康。我们种植的羊肚菌和外地企业合作研发多种新产品,产品不愁销路……”日前,水坪镇德程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玉江说。
近年来,我县先后出台《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建设的意见》《食用菌产业建设意见补充规定》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把食用菌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立足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出台优惠激励政策,引进市场主体积极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带动农户依靠食用菌产业以务工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增收。目前,我县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思路,坚持优势资源、先进技术、优质服务共享,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全县300多个村开展食用菌生产,初步实现村村有食用菌产业生产基地的目标,已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39个,年生产食用菌6000多万棒、产值近5亿元。
为解决香菇同质化、利润低等问题,我县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及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引进香菇、木耳等新菌种、菌株,特别是珍稀食用菌新菌种,大力推广香菇高产栽培技术及珍稀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促进食用菌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在保鲜加工等环节,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改进产品包装,提升菇品档次。通过招商引资、技术引进等方式,积极试种羊肚菌、白参菌、药用灵芝菌等新品种,着力提升食用菌产业效益。
笔者在龙坝镇食用菌种植大棚里看到,菇农只需按一下按钮,就能一键调节大棚温度湿度,通过在大棚里安装精准喷水装置,可以为一个棚里不同行之间的菇喷洒不同量的水。“现在种植食用菌都采用科技设备,实现精细化统一管理,产量和品质都大大提升,种植成本却降低了。”龙坝镇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
近两年,我县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扶持、企业自筹、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入股等方式,建设标准化食用菌产业园区,不断壮大农业市场主体队伍,打造集食用菌研发、菌种培育、栽培管理、加工销售、冷链运输、农旅融合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食用菌全产业链体系,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
我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生态条件好,有着丰富的天然林木资源、优质的水资源以及独特的气候优势,非常适宜食用菌生长,产量高、品质好、精品多。
由此,县委、县政府统筹规划,以建设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引领,充分发挥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制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召开产业发展大会,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如今,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农业高效优质发展方向,坚持以本地资源为依托、园区为载体、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核心、增收为根本,推动食用菌产业走上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集约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
在天宝乡食用菌产业园,一个个羊肚菌大棚整齐排列、错落有致,不远处一个个造型可爱的帐篷集中搭建,旁边的钓鱼池、农家乐正在加紧建设。“目前,我们在龙滩村、取宝洞村共建成280亩食用菌基地,年制棒达210万棒,年产香菇、羊肚菌及灵芝等食用菌160余吨,产值达600余万元。”天宝乡龙滩村三合顺菌业公司负责人说。
新洲镇积极探索多产融合发展模式,先后引进悦佳农业、青源农业等多家市场主体,根据不同食用菌品种的生长习性,积极探索多菌种种植模式,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实现从“一年种植一季”到“一年种植多季”的转变。今年以来,该镇共发展春菇80万棒,种植木耳40亩、羊肚菌80亩、灵芝5万棒、鸡枞菌20亩、竹荪7万棒、白荪4.5万棒,预计年实现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税收50万元以上,辐射周边7个村。
县河镇22个村共发展食用菌200万棒,反季节栽菇25万棒,县河香菇已远销国内各大城市,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近期气温逐渐回升,正是食用菌生产装袋的关键期。在新洲镇一处香菇菌棒生产车间里,生产线马力全开,数名工人在自动化菌棒生产线上套袋、窝口、摆放,大家配合默契、忙碌不停。
天宝乡香菇示范园引进生产香菇脆片、手撕香菇等产品的机械设备和技术,进一步加快拓展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链。该乡通过招商引资,实施“产业强链”工程,新建食用菌深加工车间,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研发风味香菇酱、菌汤料理包及食用菌(多糖)提取物等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食用菌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相关产品链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以上。
下一步,我县将紧紧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不断扩大香菇种植规模,做深食用菌提取产品、即食食品、调味品等精深加工,通过联合创品牌、携手闯市场,推动产业集聚、能级提升、链条延伸,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周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