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保证群众的话语权,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近年来,丰溪镇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全力打造善治乡村。
法治为本,乡村法治筑基石。加强法治建设是走好基层“善治”之路的根本保障。2023年来,丰溪镇派出所、司法所、驻村律师参加各村群众会、户院会50余场次,通过合理安排农闲时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让乡亲们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我在其他村买房子,为什么不能过户”,“朋友借的钱一直不还,我该怎么办”,诸如此类问题,村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驻村律师打电话,驻村律师都会及时给予解答。“八五”普法以来,丰溪镇民主法治示范村争创数量达半数以上,十巫高速征地拆迁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社会正在形成。
自治为基,五共联动添活力。将选择权和评判权交给群众,激发群众自治的内生动力,是基层治理取得实效的重要方法论。2023年,丰溪镇为服务好十巫高速项目建设,召开20余场十巫高速征拆迁政策宣讲会,通过宣传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五共理念”,群众开诚布公地讨论,顺利完成全镇140余户征拆迁任务。充分保证群众在基层自治中的主体作用,怎么干?村规民约是标杆,好与坏,五好家庭是模范,调动广大村民群众自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评选“五好家庭”、议定救助对象、监督“三务”公开等村内大小事务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共谋村内发展,通过不同方式,让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实现大家的事情大家知晓、大家办,为乡村治理增添活力。
德治为先,春风化雨育新风。中华上下五千年,自古推崇以德立邦。为弘扬社会正气,助推精神文明建设,丰溪镇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引领,以模范标杆为带动,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在全镇开展20余场“话变化、感党恩、树新风”专题宣讲活动,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爱乡睦邻、崇文兴学教育,嘉奖能人乡贤、身边好人,建立家建档案,将道德建设纳入积分制管理、“五好家庭”评选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村民的道德修养,形成崇德、尚德、尊德的良好风气助推淳朴民风、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