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时节农事忙
正值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
为确保夏粮、夏收作物丰产丰收
竹溪各地
抢抓农时开展农事
劳作田间地头一派好“丰”光
中峰镇
眼下,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期,中峰镇作为农业强镇、贡米之乡,做好病虫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县政协委员、中峰镇农技站站长汤守军,县人大代表、中峰镇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站站长龙贤恒扎实开展“两代表一委员”“六访六促”活动,经访产业能人户徐辉了解到,湖北双竹生态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稻米种植基地近期受虫害侵扰,严重影响秧苗生长环境,出现了“病稻”,企业尤为困扰。收到问题反馈后,该镇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农技站技术员到田间开展除虫保苗工作,并邀请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到镇开展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提振了企业对病虫害防治的信心,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据悉,去年干旱时间长,土地营养流失,导致秧苗普遍长势较弱,加上今年湿热天气较多,虫害也随之增多。田坎上,农业技术人员蹲下身,顶着烈日一株一株地仔细检查,最终抓住了稻象甲这个“罪魁祸首”。在调查清楚“病因”后,农技人员量身定制除虫措施,精心指导基地人员开展田间管护,严密监测稻苗生长情况,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虽然目前虫害尚未完全驱除,但经过技术专家的指导,我们对打赢这场救苗保卫战有了充足的信心。”企业种植户说道。下一步,中峰镇将持续关注镇内各地秧苗生长情况,扩大技术服务范围,同时做好抗旱工作,全力保障稻谷增产增收。(陈米毅)
汇湾镇
连日来,走进汇湾镇堰丰村蔬菜种植基地,绿油油、沉甸甸的辣椒挂满枝头、长势喜人,椒农们一边有说有笑,一边有条不紊地开展辣椒采摘工作,并将采摘好的辣椒进行整理分拣、装车运送。
“通过村级集体产业发展把村民带动起来,抱团发展产业,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目前我们的辣椒在市场上可以卖到8元一公斤,辣椒种植基地今年预计产量在7000公斤左右,总收入可达5万多元,除去村民务工费、土地流转费、管理费,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左右。”该村党支部书记彭高生说道。
近年来,该村紧紧依托“村级集体产业发展+种植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紧扣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种植,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辐射带动群众利用耕地大力发展种植产业,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产业发展致富路。
下一步,该村将继续紧盯村级集体产业发展,积极做好辣椒管护、存储和销售等后续工作,着力拓展辣椒产业发展路径,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村级集体产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陈强)
天宝乡
盛夏时节,走入天宝乡蒿坝村,一株株烟叶枝繁叶茂,烟农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
“大田管理得好,直接影响到后期烟叶烘烤环节,而打顶又是烟叶管理的重要一环,为了保证烟株个体发育好,我们要推行一次性打顶到位,刀削处理、化学抑芽……”近日,在蒿坝村的烟田中,一场“田间课堂”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采用刀削打顶,刀口要与烟茎夹角呈45度,打顶后,抹去超过2厘米的腋芽,打掉的烟花、烟杈要及时带出烟田处理。我现在正是这样操作的,效果非常好。”李传木是今年天宝乡的新晋烟农,在技术员的指导下,他已经熟练掌握了打顶的正确方式,看着烟叶的长势越来越好,他的脸上流露出喜悦之情。
烟叶打顶是一种控上促下、提高烟叶质量、改善烟叶结构的调控手段,也是稳步增加烟农收入的基础性工作。时下,正值烤烟进入旺长期,也是烤烟中耕管理的关键时期,为做好大田管理及烟叶打顶,天宝乡牢固树立“三分种、七分管”意识,积极组织召开培训会,教会烟农科学打顶、精准管控,全力抓好当前烤烟中耕管理工作,确保烟叶提质增效,助力烟农增产增收。(王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