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坪镇:共同缔造理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23-07-20 11:42  

传统文化是农家生活的灵魂,对群众的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水坪镇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方法论,以“五共”模式为路径,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共同缔造理念与竹溪本地特色文化有机结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共同缔造思想,践行共同缔造方法,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将共同缔造的种子深植于水坪大地。

决策共谋,“唱”响幸福生活“协奏曲”。

“什么是共同缔造?”面对群众的提问,船形寨村党支部书记罗成一时不知如何解答。“如何用人人都能听懂,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共同缔造理念讲清楚、说明白?”成了困扰罗成的难题。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上,罗成看到了有民间演出团体在表演竹溪特色剧目“三句半”,朗朗上口的唱词令人过耳难忘。“为什么不能用三句半这种形式来面向群众解释什么是共同缔造呢?”说干就干,他立即邀请驻村工作队成员、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到村委会商议,共同编撰出一套“党建引领谱新篇”的唱词。

“坚持‘五共’新理念,缔造幸福好家园。日子越过月红火,生活比蜜甜!‘决策共谋’第一件,提升群众主人感。有事众人来商量。平台宽!”

在船形寨村的户院会上,村委成员敲锣打鼓地演起自创的“三句半”,朗朗上口的节奏,轻快欢畅的氛围,令周围观众纷纷点赞。表演结束后,罗成顺势向群众宣讲共同缔造政策,号召大家共同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该镇共累计创作共同缔造文化文艺作品50多件,包含“三句半”“渔鼓”“歌舞”等多种形式,用文艺宣传的形式动员群众参与“五共”全过程。

发展共建,“绘”就乡村振兴“同心圆”。

“垃圾分类进了小山村!”在水坪镇向家汇村的户院会上,该村党支部书记郭元贵正在向群众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可是村民们面对垃圾分类这一新概念还有疑问。“怎么分?”“分后怎么利用?”成了难题。经过户院会上共同商议,大家一致同意采用“四分法”,并将垃圾分类以墙绘的形式呈现。

“每次带孩子出门散步都会路过这面彩绘墙,垃圾分类怎么分一目了然,看着孩子一个一个墙上的字,久而久之我们都形成了习惯。”向家汇村村民梁先生说。

该镇共邀请专业团队手绘共同缔造10面文化墙,用生动的彩绘向群众展示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图景,引导群众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干群同心,移风易俗迅速在小山村落地。

效果共评,“书”写共同缔造新篇章

水坪镇鸳鸯池村是移民新村,由于村情复杂,各种矛盾突出。“如何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弘扬文明美德,建成平安法治示范村。”这一问题成了鸳鸯池村党支部书记徐辉志的一块“心病”。

“我今年89岁了,抗美援朝时我丈夫奔赴战场,后来负伤落下终身残疾,我一个人照顾丈夫和四个孩子,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来,现在四个子女先后成家立业,他们不光孝顺我,还把这种精神传承下来,所以我的家风就是‘孝老爱亲’”。鸳鸯池村老乡贤毛翠兰在户院会上介绍她的家风。

徐辉志灵机一动,鸳鸯池村依托徐家大院,本来就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家风家训资源。“要是以家文化为突破口,评选身边好人、最美家庭,不就可以实现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了吗?”

该村依托“德邻苑”,搭建“众人来商量”议事平台,五好家庭40余户,评选“德公”“慈母”“贤媳”等乡贤20余人,共同商定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五好家庭”实现公示晾晒,家规字画牌匾入户上墙。

歌舞春风化雨、书画润物无声。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共同缔造理念已从“纸上”走到“田间”,实现了从“干部嘴里”到“群众心里”的转变,群众认可,人人参与,共同出力,齐心管护,共同缔造的种子在竹溪县水坪镇的土地上开出了绚丽之花。(安书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