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竹溪客户端讯 记者 李遥 通讯员 刘锦华 报道:眼下,正值春耕时节,羊肚菌也迎来了丰收季。近日,记者走进县河镇柏树村张波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沐浴着春日的暖阳,成片的羊肚菌争相破土而出,撑起一把把褐色的小伞,长势十分喜人。工人们在菌垄间穿梭,将成熟的羊肚菌采摘装入筐中,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县河镇柏树村群山环抱,气候湿润,十分适宜羊肚菌的生长。近年来,该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等方面的帮助,张波就是该镇引进回乡创业的乡土人才之一。
穿梭在大棚里,一边观察羊肚菌的长势,一边指导来务工的村民采摘羊肚菌,张波忙得不可开交。看着一簇簇纹理清晰、新鲜饱满的羊肚菌,他的脸上笑开了花。
在面积约为120亩的高标准食用菌基地,张波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培育羊肚菌的秘密法宝——棚顶加设喷淋系统。他告诉记者,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提供羊肚菌生长所需的适宜湿度,还能模拟自然降雨,为菌种创造了一个接近天然的生长环境。
△竹溪县张波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张波
2020年,张波回村种植羊肚菌,在这四年间,他不断学习、实践和改进,致力于提高种植效率和品质。科学种植模式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应用,更是对每个种植环节的精心研究和优化。他探索实行的土地轮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产业多元化发展。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他的羊肚菌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10来个大棚扩展到现在50多个大棚,年收入达40多万元。
△竹溪县张波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张波
一年一季的羊肚菌丰收后,张波便将流转来的土地进行轮作,种植辣椒、豇豆、西瓜等天然蔬果,这套科学种植模式让农业产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也为合作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带动了当地村民在家门口持续就业增收。
“我是柏树村本地人,平时利用空余时间到基地来摘羊肚菌,每天有150元钱工钱,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大棚就在我家附近,不仅把钱挣了,还方便照顾了家里人。”在羊肚菌基地务工的张大姐高兴地说道。
“老百姓每年不光能在基地务工增收,还有土地流转费用,参与羊肚菌种植管理也有报酬。光我们村的30多亩羊肚菌,能带动5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1万余元,真正把小小的羊肚菌,种出了大‘钱’景。”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炳坤介绍道。
今年,县河镇将在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实施菌菜轮作等新模式,发展更多多元化产业项目,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带动更多群众务工就业,实现持续增收致富,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张波发展羊肚菌等产业的信心也更加足了,他相信在政策扶持和创新发展中,自己一定能够成为小山村里的“菌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