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指导教学中,她向乡村学校的孩子们许下一个庄重的诺言;为了满足乡村孩子的期待,她扎根乡村支教两年;一场县域内的比赛,她成就了乡村儿童的音乐梦想。她就是县城关中学音乐教师——李伟丽。
为了一个承诺深入乡村支教
1980年,李伟丽出生于城关镇的一个普通家庭。1999年,她从竹山师范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后,先后在竹溪县新洲中心学校、县机关幼儿园、城关中学三所学校任教。
“这个学期在兵营镇中心学校结束一年的支教后,我还会继续参加支教,乡村的孩子需要我。”李伟丽说。2022年9月,李伟丽先是在天宝乡中心学校支教一年,随后又来到兵营镇中心学校,成为这里唯一的音乐老师。李伟丽之所以去天宝乡中心学校支教,源于她曾经作出的一个承诺。
2021年5月,天宝乡中心学校想拍摄《歌唱祖国》快闪视频,但缺乏专业的音乐老师,经协调,李伟丽被县教育局选派到该校指导拍摄工作。由于乡村学生唱歌发音不准、舞蹈基础差,李伟丽只能从普通话教起,让学生先朗诵再试唱,并逐字逐句地教唱,手把手指导学生舞蹈动作。
开拍前,李伟丽为了安抚孩子们的紧张情绪,鼓励大家:“你们的表现已经很棒了,正常发挥就好,将来有机会我会再回来,带你们到更大的舞台演出。”就是这句鼓励让孩子们干劲儿十足,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视频录制。
“山区学校艺术老师少,太需要像你这样有专业特长的老师了。”天宝乡中心学校校长叶文红满怀期待地邀请李伟丽到天宝乡支教。
回到城关中学工作后,李伟丽常常想起天宝乡中心学校孩子们认真唱歌的样子。“是时候兑现自己的承诺了!”2022年9月,李伟丽说服家人,安顿好正在上初三的孩子后,毅然报名申请到天宝乡中心学校支教,并暗下决心要让山里的孩子们站上更大的舞台。
用音乐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
如何给零基础的乡村孩子上好音乐课是李伟丽刚到乡村学校日思夜想的问题。
李伟丽从规范唱好“课前一支歌”入手,为每个班级制定“课前一支歌”清单,并逐班教唱。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学生的歌唱水平明显提高。
李伟丽还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习乐理知识,让学生从最基础的发声开始练习,由节奏到气息,从歌词到情感,一点一点帮助学生打牢声乐基础,提升音乐鉴赏力。
“乡村学校的孩子学起音乐来更认真。”谈及乡村学校与县城学校音乐课的不同,李伟丽表示,教乡村孩子就像“在白纸上作画”,通过一点一滴的培养,让他们热爱音乐,她非常有成就感。
为了发挥学生特长,李伟丽先后在天宝乡中心学校和兵营镇中心学校组建合唱、舞蹈等社团,利用每天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歌唱教学、动作指导、节目编排等。
在挑选合唱队队员时,李伟丽特别挑选了性格内向的小楠(化名)。“她音色非常好、乐感也不错,就是不敢大声唱歌。”李伟丽介绍,自己在上课时总是有意安排小楠示范领唱,课余时间让她在合唱队教唱其他同学,周末还带她去县城听山二黄。
“希望音乐能帮你树立自信心,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李伟丽的话深深刻在了小楠的脑海里。2023年12月,小楠作为学校合唱队的领唱参加了全县的艺术节比赛,最终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帮助乡村孩子站上梦想的舞台
李伟丽始终记得对孩子们的承诺。“要入围县级比赛要求还是很高的。”李伟丽介绍,她从舞蹈社团中挑选有天份、能吃苦的孩子组建舞蹈队,每天开展基本功训练,一有时间就组织大家排练。
“大家都准备得很充分,遗憾的是2022年未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我也没能带着孩子们登上县城的舞台演出。”一年支教期满后,带着遗憾,李伟丽来到了兵营镇中心学校,开始了第二年的支教。
幸运的是,天宝乡中心学校和兵营镇中心学校同属一个教联体,虽然李伟丽在兵营镇中心学校支教,但每周四、周五她依然回到天宝乡中心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天宝乡和兵营镇两地相隔30多公里,为了兑现对学生们的诺言,李伟丽在这条路上奔走了一年。
2023年12月,县中小学生艺术节在城关镇举办,李伟丽带领天宝乡中心学校舞蹈队参赛,荣获三等奖,她终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拿不拿奖不重要,能带孩子们走出大山,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我觉得我的付出很值得。”李伟丽说,虽然只获得了三等奖,但评委给予了天宝乡中心学校舞蹈队很高的评价。
两年时间,天宝乡和兵营镇两地学校和学生悄然发生了变化。两所学校的合唱队、舞蹈队登上了全县比赛舞台;山二黄、戏曲操成为两所学校大课间的必练内容;两所学校有了自己的校歌,学生有了自己的特长项目,孩子们爱上唱歌、迷上跳舞、学会吹弹,李伟丽用自己的付出托起了乡村孩子的艺术梦。
短 评
践行承诺 成就梦想
支教是一种充满奉献精神的行为,李伟丽通过支教为偏远山区的孩子播种希望,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对偏远山区的孩子们而言,支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户。李伟丽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外面世界的精彩与新奇。这种积极的影响,可能会改变孩子们的一生,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李伟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孩子们思想上的启迪和心灵上的治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给予他们“走出去,看世界”的希望与动力。
李伟丽用她的行动展现了支教的多元价值和深远影响。无论是对于支教者还是受助的孩子们,支教都是生命中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承载着希望与梦想。
报道/通讯员 何衍辉 涂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