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堰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县3个项目榜上有名,一起来看详情。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市政府组织专家对各县市区申报的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本进行了论证和审核,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了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 14 项),现予公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为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提供文化支撑。
附件: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4年10月4日
一、竹溪贡米传说
竹溪,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这里山高水净、土壤肥沃、四季分明,孕育着一个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竹溪贡米传说。
竹溪贡米传说历史悠久,从封贡、解贡到扬贡,传承1300多年流传至今。封贡,成就失意君王回朝路,据《竹溪县志》记载,公元684年,唐中宗李显被母皇武则天贬为庐陵王,偶食中峰所产之米,味美而香,复获双穗之稻数株,喜甚,赞曰:“此乃祥瑞之兆,丰年之征也”,并将此米和数株双穗水稻送呈母皇,武则天食之龙颜大悦,惊叹此米非同寻常,乃米中珍品。当即下旨封为宫廷贡米。自此竹溪大米“年年纳贡,岁岁不卯”,成为历朝历代经久不衰的朝廷贡米。武则天日食中峰贡米,念李显于房陵,思子之情愈切。至699年,遂召回中宗,复立为储。解贡,造就睿智清官流芳路,明朝万历年间竹溪小南沟人、兵部都给事——徐成楚,见家乡百姓千里迢迢肩挑背驮将贡米运抵京都,不少挑夫累死、病死他乡,遂用妙计,指点溪人,让一批长有大瘿疱的溪人进京运送贡米,神宗见之惊恐不已,惧恐多食此物,不特瘿疱丛生,抑且侏儒日众,此米遂止。徐成楚去世后,朝廷赦封“文林郎”,供奉于县衙文庙乡贤祠。因徐成楚救乡亲于倒悬,百姓感恩其德,送“万民伞”以表谢忱。扬贡,铺就贫困山区发展路,竹溪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培育了高品质的竹溪贡米。徐成楚后世之孙,顺应时代,积极发展贡米产业,从2008年以来,在竹溪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贡米龙头企业,创建竹溪贡米“国家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产区扩展到全县9个乡镇,种植面积突破8万亩,贡米系列绿色食品年加工能力超过5万吨,2009年12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2024年8月农业农村部授予竹溪县中峰镇(贡米)第二批“农业产业强镇”荣誉称号。昔日的宫廷贡品,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
竹溪贡米,始封于初唐,兴盛于明清,振兴于当代。米质凝玉,粒大个长,晶莹饱满,浆汁如乳,香软可口,富含人体所需硒、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她有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然秉性和千古一米的风情。扎根1300多年历史沃土,传承皇家特供品质,竹溪贡米是地理环境的自然馈赐,更是历史人文的长期浸润。
竹溪贡米传说在穿越历史的长河中,享受竹溪人的呵护与传承。但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年轻一代口艺人减少,如何让贡米传说在贡米产业上扎根、在文旅融合中绽放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课题。不过,请相信,竹溪人民一定会找到破题点,让竹溪贡米传说源远流长。
二、竹溪腊肉腌制技艺
竹溪县有一种传统而特别的美食——腊肉,城乡都有,老少皆宜,吃法多样,广受欢迎。每年入冬,特别是腊月杀年猪以后家家户户都开始制作。它先将新鲜的猪肉按火腿(猪后蹄)、五花肉、排骨、猪头等分类分割,加盐、天然香辛料、高度白酒等按一定比例腌制一段时间,再用粽叶、绳索悬挂起来,一种是放在厨房灶头、取暖火塘或专门的柴火烘房,下面用柏树枝叶、硬木柴火或花生壳、稻谷壳,以适宜的温度熏制10-100天左右不等,谓之柴火腊肉或香薰腊肉,有柴火自然香,也有少许烟熏味;一种是悬挂于通风、迎光又不会淋雨的窗外、阳台或空场地,经10-100天左右的风吹日晒,慢慢发酵而具有独特香味,称之为风干腊肉。
竹溪地势南高北低,呈“鞋底”形,南部山高林密,腊肉以柴火熏制为主,北部平坝以风干腊肉居多,工艺态势为“北风南熏”。
柴火腊肉和风干腊肉,工艺特色口感风味和喜好人群各不相同,但其核心的腌制环节却是关键而又相同的,主要原料只有盐、天然香辛料和高度白酒三种。其技艺的核心是“因时因地,因肉而异”,腌制时要根据猪肉的鲜度、条块的厚度、环境的温度、空气的湿度、海拔的高度而确定。使用的盐度,选择揉搓的力度,掌控赋味的进度,每个度都“适度”,才能保证后期做成上好的腊肉。这个过程,比如初腌鲜肉要抢时抢鲜,防止肉品积压酸败,揉搓时要反复用力,不厌其烦,不敷衍偷懒,入缸赋味时要耐心等候时间的回报。每个环节既相同又不同,没有量化标准参照,这是目前任何算法都不屑一顾的,只能凭经验而不可复制。
今天,竹溪腊肉不单是竹溪人居家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友人待客的厚道菜品,十堰城区大街小巷上百家竹溪餐馆,腊肉都有一席之地。以腊猪蹄为主要原料的“竹溪蒸盆”作为湖北老字号、省级非遗产品,曾被中国烹饪大师戴涛带到中国南极中山站,作为南极站2016年春节年夜饭介绍给全球华人,竹溪腊肉为世人所喜爱。
三、竹溪大木漆采割技艺
竹溪大木漆采割技艺,是竹溪人民生产大木漆所采用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技艺,该技艺生产的大木漆,品质优良,被称为“中国国漆”,是中国五大名漆之一,备受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在如今竹溪县乡村振兴大发展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竹溪县地处湖北省西北边陲大巴山脉东段北坡,中高山地带广布,这里的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优质大木漆生长的黄金地带,该地也被誉为“中国生漆之乡”。
竹溪大木漆采割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该技艺在当地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已包括了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尤其是“不能抵脑冲顶,只能填仓挂耳”“百里千刀一斤漆”的采割技艺精华,更是要求精细入微,既要保证生漆的品质,又要避免对漆树造成损伤。这种精湛的传统技艺不仅在当地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还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学习。
竹溪大木漆采割技艺在竹溪及周边地区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见证了生漆(大木漆)产业的兴衰起伏。竹溪生漆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成为国家重要的出口商品。民国时期,竹溪被列入“著名产漆县邑”,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生漆产业蓬勃发展。因此,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独特的采割技艺以及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竹溪县依托这一技艺,建立了完善的生漆产业链,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乡村振兴。同时,大木漆采割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为了加强竹溪大木漆采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竹溪县委、县政府建设了“生漆博物馆”“竹溪大木漆采割技艺保护中心”“竹溪大木漆采割技艺传习所”等机构和平台。项目保护单位竹溪县群鑫生态林牧家庭农场积极组织开展技艺培训班和传习活动,并邀请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参与技术培训,有效提升了技艺的传承效率与质量。年均培训大木漆采割大户30余户,授徒50余人,为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举办采割技艺的展览、演示、开刀节活动等形式,向公众展示竹溪大木漆采割技艺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提高了社会关注度。
综上所述,大木漆采割技艺作为竹溪县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其保护和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