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丨刘会华:用真心真情呵护“夕阳”

2024-10-17 15:07  

云上竹溪客户端讯 记者 张亚楠 汤鹏 报道:十月深秋,久违的晴空展露新颜,空气中一派秋日的和煦气息。走进县福利院,暖阳倾洒在庭院中,老人们安详地坐在廊厅,看着花,看着树,任由时间流转。一个忙碌的身影在院内穿梭,即将进入冬季,院内老人的供暖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运行?老人的被褥厚薄情况怎么样?福利院里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样样牵挂在他的心头。

他叫刘会华是一名退役军人57岁的他,现任县社会福利院院长一职对他而言,“院长”并非仅仅是个称呼而是肩负院里百余名老人生活起居的大任。

一、打造心灵里的新港湾

走上疆场,他是保家卫国的好军人;转业回乡,他是守护老人的好男儿。刘会华退伍后就转到地方从事民政工作,在基层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的他,于2018年元月被组织安排到县社会福利院工作。刘会华选择迎难而上,这根“重担子”,他一挑就是七年。

才到福利院的刘会华,被老人们的居住环境惊住了,快倒塌的围墙,逢下雨天就漏水的屋顶,还有院庭的杂草丛生……这一幕幕让刘会华心头一酸,他暗暗下定决心要让老人们住上好地方。随即,他便多次找上级部门汇报情况,争取专项资金。其间,为了办理相关手续,尽量早日启动改造工程,他经常白天照看老人,晚上加班加点写汇报材料。终于,在他的努力下,2021年县社会福利院提档升级工程正式启动,总投资500余万元。

从福利院动工的那天起,200多个日夜,刘会华吃住都在单位,督工程进度、查工程质量。他把建造福利院当作是建造自己的家一样上心,中途也只是抽空回家换洗衣服。直到工程竣工,他才安心回家休息。

看到福利院面貌焕然一新,老人们住得舒心,刘会华内心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建造新院花费了大量资金,为了保证老人们饮食质量不下降,他便想到从开源节流入手,坚持厨房改革。之前购买的预制品花销大,又不能保证新鲜度,为了让食堂有动力,他主动陪厨师一起为老人做饭,经常天不亮就去厨房督促伙食。如今,福利院的后厨们可谓样样精通,做馒头、蒸包子,夏天晒干菜,秋冬腌咸菜,从不在外面买成品或半成品加工。他还带头和院民一块,把过去荒芜多年的土地开垦出来,种植了白菜、蒜苗、大葱、油菜等蔬菜,面积达15亩,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让院民们以此得到身体锻炼。养殖了40余头生猪,保证了院民们每天有新鲜的蔬菜和肉吃。

二、当好“老小孩”的“大管家”

县福利院是一所集特困供养、儿童福利、未成年人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共计有一百多名老人,数量多且人员情况复杂。

“老小,越老越小”。人到一定年纪,其实和小孩一样难以照料,想要照顾好这么多“老小孩”,确实是一件复杂的事。但刘会华却有自己的“法宝”——用心用情,无微不至。“做他们的家长,不仅要照看他们的衣食起居,还要管理他们的生命安全,更要守护他们的心灵健康。”刘会华颇有见解地向记者介绍道,凭借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对于照看老人的方法他如数家珍。

刘会华每天都会去老人的寝室查看他们生活的环境,关切他们的居住情况,小到边边角角的卫生状况他都会仔细检查。对于部分院民一些难改的生活陋习,为了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他也是绞尽脑汁想办法,最后麻烦事变成了他手里的小事情。

才来到福利院时,刘会华发现大多数男性院民有抽烟的习惯,看着宿舍和院子里到处扔满的烟头,以及被褥上、衣服上烧满的窟窿,刘会华非常惆怅,因为抽烟不仅损伤身体,而且管理稍有不善,极易发生火灾。为了让院民戒烟,院里集中购买了水果、瓜子、花生等当零食,分发给院民,帮助抽烟的院民慢慢戒掉烟瘾。同时,他让院民们互相监督,发现抽烟举报后给予一定的奖励。经过三个月的整顿,抽烟的院民慢慢戒了烟瘾,如今院内没有一个院民吸烟,消防安全得到了极大保障。

刘会华将院民自治的方法推广使用到各项院内事务的管理中,包括卫生、安全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院民都积极参与,形成了良性循环。

三、做好“夕阳红”的“贴心人”

刘会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院内事务中,以院为家,始终把院民看作自己的父母亲人,用自己的真心谱写出一曲感人的奉献之歌。

46岁的康艳(化名)刚到福利院的时候,双腿发黑溃烂,不能行走,刘会华带她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截肢。“她还年轻,截肢后,下半辈子就只能在轮椅上生活了。医生,请你想想办法救救她。”在刘会华的请求下,医院通过组织会诊,重新制定了治疗方案。住院治疗一年后,康艳顺利康复出院,如今,她已经成为院民的广场舞教练,每天都带着院民跳广场舞。

“既然组织把我安排到福利院长这个岗位上,我就要全心全意为院民们搞好服务。”刘会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22年3月1日,晚上查房时,刘会华发现院民汤某的床上空无一人。他来不及思索,急忙推开门,发现汤某坐在地上,有些异样,刘会华立刻仔细检查了他的四肢,确认没有摔骨折,紧接着发现汤某的脸部有些倾斜,便立刻拨打120。救护车到达后,刘会华陪同一起去医院,一刻也没敢耽误,经过检查,汤某被诊断为轻度脑梗死,因送诊及时才没酿成悲剧。经过九天的精心治疗,汤某康复返回福利院后,刘会华叮嘱护理员要密切关注汤某的情况,悉心叮嘱食堂把饭菜烧得软和一些,还经常每天抽空去看望他,陪他聊天。尽管现在,汤某已安详地离世,但在院内,他享受到了生命中最平和的时光,也在刘会华的悉心照料下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和温情。

像这样的“小事”刘会华做了许多,在他眼里这都是日常工作中最平凡的事。福利院的院民年老体弱,性格怪僻,是刘会华用如云般绵密温柔的爱心,为他们播撒温暖的阳光,用真情给老人换来一片晴空。他带领职工用一份责任与忠诚,用一份奉献与担当,为社会特殊群体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园,诠释了社会福利战线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