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丨刘勇:勇当秦巴药谷“破局者”

2025-05-15 10:53  

初夏时节,群山披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腹地的竹溪县,田间沃野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这里山川纵横,地貌多样,光照雨水充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众多品质上乘、药效显著的中药材。竹溪境内,黄连、重楼、独活、梭罗、天麻、玄参、葛根等道地药材星罗棋布,药材种植总面积达25.4万亩,素有“中国黄连之乡”的美誉。据初步估算,县域内天然药材蕴藏量在10万吨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药材宝库”。今年来,竹溪瞄准文旅康养、林下经济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立足“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县”定位,在产业发展中“寻机”,从自身禀赋中“挖潜”,加快推进医、药、养、食、游、健融合发展,培育出一批重点医药骨干企业和产业发展带头人。

山间云雾绕,草木甚葱茏。近日,走进位于竹溪县南部山区的丰溪镇,参天古木遮天蔽日、潺潺溪水蜿蜒流淌、松柏轻摇虫鸣鸟叫、花草相间绿意盎然。在该镇辽叶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里,记者见到刚从外地谈完生意赶回来的基地负责人——十堰天集中药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文质彬彬、干劲十足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深入交流后才知,这位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果敢坚毅的青年企业家,竟是位年仅三十出头的“九五后”。1995年出生的他,虽年纪轻轻却已阅历非凡,言谈中可见超越年龄的沉稳与魄力。

“最近刚跟河北药企达成百万级战略合作,今年我们将继续扩大药材种植面积和药材收购的覆盖面,形成以竹溪中药材交易市场为轴心,以陕南、渝东、鄂西北为半径的药材购销区域网,真正把竹溪建成秦巴山区药材集散地。”刘勇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魄力,刘勇的底气很大程度源自其父刘才可的支持与鼓励。刘才可是竹溪远近闻名的药材收购商,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药材收购和转售,耳濡目染之下,刘勇从小就对药材行业兴趣甚浓。大学毕业后的刘勇子承父业,也干起了药材这一行。不过,与其父不同的是,刘勇不再只做药材收购和转售,而是把目光投向产业链的纵深领域。

“以前单纯地从农户手中收药材,再低价转卖给药材贩子,赚不到什么利润不说,还伤害了药农的积极性,干不长久。我入行之后,把重心转移到药材基地的自建、药材的精深加工以及药膳食品的研发和经营上,让药农获益,使药材从种植、采收到转卖再到开发全程可控。”刘勇说。

做个“药材贩子”,虽说利润不高,但轻资产风险小,自建药材基地风险大、投入成本高,可不是小打小闹。为了长远发展,刘勇拿出了年轻人敢闯敢干的劲头。2012年,刘勇劝说父亲联合10位村民,成立丰溪镇辽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1000余亩土地进行中药材种植,规模经营,抱团闯市场。当年,合作社农户户均净收入3万多元,看到成效后,村民纷纷加入。

“从2012年发展至今,我们已自建基地3800亩,与丰溪镇的17个村1000多户药农签订药材种植合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发展药农种植药材1万余亩,年销售额8000万元,创税近200万元。”谈到这几年合作社的发展,刘勇坦言各项规划正按照自己的预期逐步实现。

药材来源解决了,如何将竹溪的好药卖出好价钱?又是一道摆在眼前的难题。年轻敢为的刘勇试着利用互联网营销模式发展道地的传统中药材市场,2015年,刘勇开始通过中药材天地网合作销售中药材,当年11月,仅通过线上渠道就实现560万元交易额。

“俗话说‘谷贱伤农’,药‘贱’也伤农,我们自建药材基地,既解决了药农的销售难题,又保障了药农的稳定收益,此外,我们内联药农药贩药商,外联药都药市药厂,越过中间商,通过互联网,让产区人和制药厂形成正常的无缝衔接,信息一体化,让真正的道地药材发挥最大的作用。”刘勇说。

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公司青年一代的领头人,刘勇并没有在父辈的光环下坐享其成,为了最大程度上的利用好山里的资源,刘勇东奔西走、结交人脉,联合县内药企共同发展,组织成立中药材商会群体,构建药材区域直销网。在他的努力下,竹溪产的中药材已成为国内如九州通、葵花、广药、康弘等知名药企的固定供货源,更是远销日本、韩国等东亚市场。2024年“创青春”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他带来的“秦巴道地中药材融合产业项目”在全省281个创业项目中荣获铜奖。2024年,成为竹溪县政协委员的他更是积极建言献策,为竹溪中药材产业发展摇旗呐喊。

“竹溪草木半是药,生态资源是我县最宝贵的财富,作为竹溪县政协委员,有责任也有义务打响林下特色产品品牌,做好竹溪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的推广,提升竹溪道地中药材的附加值和含金量。”刘勇表示将切实发挥好政协委员作用,为竹溪中药材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如今,刘勇的中药材生意越做越大。在竹溪县,他已与当地13个种植大户合作建立项目部和收购网点;建设药材加工车间3个,年生产加工中药材5000吨;招引3家知名药企合资成立子公司,形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谈及未来发展规划,刘勇早已瞄准了下一个风口。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很多食物也是药物,这就是中医里讲的‘药食同源’。传统美食文化与现代养生之道有机结合将有力促进药膳的兴起,这也是未来我想做成的事。”在未来发展规划上,刘勇总有很多超前的想法。

有了产业规划,就有了发展方向。2023年底,趁着竹溪武陵不夜城火爆开街这一东风,他顺势在街区最繁华的地段开办了同西堂中医药体验馆,创新开展药膳大讲堂与药膳培训工作,传播中医药文化,培养大健康人才,聚焦药膳产品线开发,不断提升中医药产品科技附加值。

刘勇告诉记者,在药材开发利用上,他将尽量做到极致。“在探索发展药膳产业的过程中,我们邀请药膳大师来溪,深入挖掘传统民间美食,加入中药材元素,成功开发出宫廷药膳鸡、晶丝羊肚菌、百合莲子羹、天麻珍珠丸、沙参枸杞排骨汤、杜仲腰花、莲子猪肚汤等40余道极具丰溪特色的代表药膳,深受群众和游客的喜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竹溪县以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目标,着力培育“医、药、养、食、游、健”大健康产业链、供应链、食品链,将竹溪中药材产业发展与全域旅游发展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神农药谷、中国药膳之都。刘勇也正是瞄准中医药产业发展机遇,勇立潮头,抢抓快干,推动竹溪中药材从卖材料到初加工、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化,不断通过加工增值,延长中药材产业链,矢志不渝将竹溪中药材产业做出特色、做响品牌、做大做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