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回收既美化了村庄环境,还能在村上积分超市兑换积分,换取生活用品,把自家的环境卫生整治好了,整个村庄就美丽宜居了,这就是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干。”近日,在水坪镇鸳鸯池村的户院会上,中心户长陈恒兴这样向群众介绍垃圾分类。
今年以来,水坪镇鸳鸯池村按照乡村建设“六件事”工作要求,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方法论,通过户院会、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普及垃圾分类意识,运用共谋共商机制,实行“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厨余垃圾”三分法,引入“积分制”工作方法,将垃圾分类、环境卫生作为评选“五好家庭”的重要标准,实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大家的事大家说了算,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干。”截至目前,鸳鸯池村全村164户已配备分类垃圾桶,群众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显著增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实行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100%。
人人参与,“讲”透垃圾分类思想。依托移民新村优势,创新工作管理方法,以环境综合治理为切入点,落实“五共”方法,召开“户院会”,制定“文明公约”,宣传“垃圾分类”理念,通过民意恳谈会共商共谋使用垃圾“三分法”,逐户签订责任书,全力推动城乡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治理,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共同动手,“分”出宜居靓丽环境。按照“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以及“源头分类、中途分拣、门前三包”的模式,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设立专职公益性岗位,管理垃圾分类工作,协助垃圾分类收捡,定期联系回收,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增加收入。做到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易腐垃圾就地就近消纳、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贮存。
点面结合,“培”塑绿色生态新风尚。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培训员、指导员、志愿者和保洁员“四支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工作,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常态化组织群众开展“扫干净、码整齐、拆违建、净环境”专项整治。实行“积分制”,把垃圾分类作为“五好家庭”评选重要标准,每月评选“最清洁”家庭,在全村164户群众中塑造形成绿色生态生活方式新风尚。(安书航 田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