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清晨阳光初洒,东门街最热闹的场景便如约而至,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众生相在此徐徐展开。
街边早餐店炊烟袅袅、香气飘飘;街巷内行人匆匆、熙熙攘攘。
胖嫂、瘦哥、西施、东嫔等特色早餐店店主们,忙碌不停;热干面、牛肉面、小笼包、油条、豆浆等丰富美食,一应俱全。每一个人都在这平凡的早晨,用美味早餐开启新的一天,书写自己的生活故事。上班族,行色匆匆,在街边摊位迅速买好早餐,边赶路边吃,同时还不忘查看手机信息,眼神中满是对新一天工作的期待与忙碌。
老人们,则悠然自得地坐在早餐店内,慢悠悠地品尝美食,与老友畅聊家长里短,分享生活趣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尽情享受这宁静的早晨。学生们,三五成群,嬉笑打闹着走进早餐店,点上喜爱的早餐,热烈讨论着学校的种种,青春活力展露无遗,为街道增添了亮丽色彩。
各个早餐店内,店主热情招呼顾客,熟练准备美食,热气腾腾的面条、香喷喷的包子,传递着温暖与美味。顾客的欢声笑语与店主的忙碌身影交织成和谐画面。
东门街的过早场景,有忙碌与悠闲,有青春活力与岁月沉淀。
让人垂涎欲滴的牛肉火烧(油饼),是“瘦哥”先将牛肉剁碎,加入葱姜蒜等调料搅拌均匀做馅,再把面团擀成薄饼,铺上牛肉馅,卷起来压成饼状,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香气四溢。
香酥软糯的麻团,则是“胖嫂”先把糯米粉揉成面团,包上豆沙馅,滚上一层芝麻,下锅炸至金黄膨胀,外酥里糯。
热气腾腾的小笼包,皮薄馅大,那是包子铺叫“东嫔”的美女精心调制肉馅,用薄面皮包好,上笼蒸熟,咬一口汤汁鲜美。
街头,一个叫“西施”的美貌女子,正忙着加工竹溪人最爱的早餐组合:在油锅里翻滚着油条,变得金黄,就捞出沥油,再趁热切开分成段,淋上秘制的大蒜辣子蘸料,吃一口下去,酥脆飘香。再配一碗豆腐脑儿、豆浆,那才叫“过早”吃得“过瘾” 。
不过,在东门街久负盛名的,还要数竹溪的“粗四碗”了。甜浆子是将黄豆泡发后磨成浆,煮熟加糖;合渣是把黄豆泡涨后磨成豆浆,加入蔬菜末煮熟;懒豆腐是把泡好的黄豆和大米一起磨成浆,煮熟即可;浆水米汤是用浆水菜和小米煮成的汤,糊豆儿则是用各种豆类煮成的粥。
东门街,不仅丰富着人们的味蕾,而且承载着竹溪人浓浓的乡愁。理发的、卖菜的、卖鲜肉的、卖生鲜水产品的、卖山货的,总能勾起老人童年的记忆,成为年轻人最能治愈心灵的地方。
东门街边,商铺店面错落有致,有招牌店面,也有无需店面的野摊。从新鲜欲滴的蔬菜水果,到散发着阵阵清香的芝麻饼,再到泛着微微光泽的肉类,每个摊位都是一幅生活的小画卷。
菜农们带着质朴的笑容,将自家菜园里最新鲜的成果,整齐地摆放着,翠绿的青菜,每一片都如同艺术品般细腻,鲜嫩得能掐出水来。
卖生鲜水产品的摊位上新鲜的水产活力十足,白色的大盆里鱼儿欢快地游动着,不时的蹦跶一下,摊主熟练的捞起顾客选中鱼称重,打包,还不忘叮嘱几句烹饪的小窍门,“这鱼啊,清蒸最鲜,只要放点姜葱蒜就行”。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在东门街,交织成一片热闹非凡的海洋,展现出竹溪的特有的过早文化、民风民俗和市井百态。
竹溪东门街过早只是竹溪人慢生活的一处缩影,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东门街以最质朴、最真实的方式, 让竹溪人在烟火气中找到了人生的乐趣与归属。